《大明风华》粉身碎骨混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
2020-08-11 11:29 1000+ 举报
景泰八年即1457年,震惊朝野的夺门之变爆发了,此时的明代宗朱祁钰病入膏肓奄奄一息。正月十六深夜,石亨和曹吉祥、徐有贞得到了孙太后的默许偷偷迎接太上皇朱祁镇恢复了帝位。清晨朱祁镇在奉天殿复位年号天顺,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景泰朝的旧臣逮捕入狱。石亨诬陷于谦等和王文等景泰朝的一些旧臣不轨言论,欲立明代宗朱祁钰的儿子为帝。石亨等拿定这个说法,唆使科道官上奏。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,坐以谋反,判处死刑。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,急于争辩,于谦笑着说道,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,分辩有什么用处?奏疏上呈后,英宗还有些犹豫觉得,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确实是有功劳的。但徐有贞进言说:如果皇上不杀于谦,那么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,名不正言不顺了。闻听此言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。正月二十三日,一代忠臣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,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,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——斩决。
朱祁镇复位后,大肆屠杀景泰朝的忠臣包括一代忠臣于谦。随后大肆封赏帮助自己夺回帝位,石亨和徐有贞等人。二月初一,明英宗朱祁镇随即将弟弟朱祁钰废为郕王。更为蹊跷的是朱祁钰在正月十九日就莫名其妙的死在家中,死后的朱祁钰并没有以皇帝的身份安葬皇陵,而是以王爷的规格安葬于金山。明英宗朱祁镇赐恶谥号戾,还下令毁了景泰帝的寿陵将朱祁钰的妃子一一赐死。至此震惊朝野的夺门之变就此结束,一代忠臣于谦成了兄弟两人夺帝的牺牲品。于谦敢于为民请命,严惩作奸犯科权贵,所以才会受到小人排挤打击。人家当官前呼后拥,尽显官威;于谦当官便服一套,瘦马一匹。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,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。
在军事方面,于谦主张兵贵在精,将贵谋勇,用兵贵在临机应变。所创团营之制,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。在文学方面,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。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,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,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,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。明英宗虽然明知于谦有功,但于谦始终是景泰朝的忠臣。不杀于谦自己夺来的政权就不会得到认可,所以于谦非杀不可这一点也成了朱祁镇被后人所唾弃。明宪宗朱见深继位后,深知于谦实属被父亲冤枉,所以在继位之后赦免于谦之子,于谦也被复官赐祭。于谦是明代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。他曾以《咏石灰》为题的诗,表述自己的志向:“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;粉骨碎身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”他光明磊落的一生,正如他诗中表述的那样,名垂千古,受人敬仰。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用户本人,酷乐米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文中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记得评论+点赞哦